|
臨江仙(送宜春令) / 作者:趙長卿 |
萬里西風吹去旆,滿城無奈離情。
甘棠也似戴公深。
曉來風露里,葉葉做秋聲。
十載兩番遺愛在,須知愁滿宜春。
楚天低處是歸程。
夕陽疏雨外,莫遣亂蟬鳴。
|
|
臨江仙(送宜春令)解釋: 《臨江仙(送宜春令)》是宋代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里西風吹去旗幟,
滿城無奈別離之情。
甘棠花似戴公的深情。
黎明時分,風和露水相伴,
葉子一片片落下,成為秋天的聲音。
十年的辛苦,兩次的離別,
應該明白宜春充滿憂愁。
楚天低處是回程的方向。
夕陽下,雨點稀疏,不要讓蟬聲凌亂。
詩意解析:
這首詩以送別宜春令為背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歸鄉之路的期盼。詩人通過描繪西風吹動旗幟、城中充滿別離的哀愁、甘棠花象征深情,以及清晨的風露和秋葉的落下等場景,傳遞了詩人內心的憂思和離別的痛苦。詩中提到的十年的辛苦和兩次的離別暗示了詩人的輾轉流離之苦。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回程的向往,希望夕陽下的雨點不要擾亂思緒。
賞析:
《臨江仙(送宜春令)》以簡潔而凄美的詞句表達了離別之情和歸鄉之愿。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通過西風、露水和秋葉等形象,將內心的離愁與外在的環境相融合,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詩中的甘棠花象征深情厚意,點明了詩人對離別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出對故鄉的眷戀和回歸的渴望,展現了離別時的傷感和對未來的希望。同時,詩人通過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詩詞更加含蓄而深刻,給人以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