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秋老江行) / 作者:趙長卿 |
炊煙一點孤村迥。
嬌云斂盡天容凈。
雁字忽橫秋。
秋江瀉客愁。
銀鉤空寄恨。
恨滿憑誰問。
袖手立西風。
舟行秋色中。
|
|
菩薩蠻(秋老江行)解釋: 《菩薩蠻(秋老江行)》是宋代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炊煙一點孤村迥,
嬌云斂盡天容凈。
雁字忽橫秋,
秋江瀉客愁。
銀鉤空寄恨,
恨滿憑誰問。
袖手立西風,
舟行秋色中。
中文譯文:
炊煙散發著孤村的征兆,
美麗的云彩漸漸消散,天空清澈。
雁字形狀突然橫亙秋天,
秋江倒映著旅客的憂愁。
猶如銀鉤空空地寄托著悲傷,
內心中的痛苦無處傾訴。
我只能無所作為地站立在西風中,
船只在秋色中緩緩行駛。
詩意:
《菩薩蠻(秋老江行)》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江邊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悲涼之情。詩中運用了寥寥數語,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秋天的景色和旅客的心境。孤村中升起的炊煙、漸漸散去的云彩,以及忽然出現的雁字形狀,都象征著孤獨和離別。秋江的波光映照著旅客的憂愁,而銀鉤則寄托著他內心的悲憤之情。最后,詩人透過袖手立于西風中的形象,表達了他無力改變現實的無奈和孤獨的境遇。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寫秋天的景色和旅客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炊煙、云彩和雁字等意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色彩。秋江泛起的波光與旅客的憂愁相互映照,銀鉤則象征著內心的痛苦和無法傾訴的苦惱。最后,詩人袖手立于西風中的形象,展現出一種無可奈何的境地和孤獨感。整首詩以樸素而深沉的語言,將詩人的情感與秋天的景色相融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讀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哀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