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叔懷嘗夢飛仙,為之賦此·歸日以呈茂獻待郎,當發一笑) / 作者:朱熹 |
脫卻儒冠著羽衣。
青山綠水浩然歸。
看成鼎內真龍虎,管甚人間閑是非。
生羽翼,上煙霏。
回頭只見冢累累。
未尋跨鳳吹簫侶,且伴孤云獨鶴飛。
|
|
鷓鴣天(叔懷嘗夢飛仙,為之賦此·歸日以呈茂獻待郎,當發一笑)解釋: 《鷓鴣天》是宋代朱熹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詩人渴望超脫塵俗,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的意愿。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脫去儒冠,穿上羽衣。
山水青翠,心境寬暢歸。
看似真龍與虎,卻管不得人間是非。
獲得翅膀,飛上輕煙霏。
回頭看見一片冢墓重重疊疊。
尚未找到能與鳳鳴簫的伴侶,
暫時與孤云和獨鶴為伍,獨自飛翔。
詩意: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世俗人生的厭倦和追求自由自在的渴望。他包攬了許多繁瑣的事情,忍受了眾多是非之爭,渴望能夠脫離塵囂,擁有一片寬廣心靈的歸處。他拿下長期以來所依賴的傳統儒士身份,換上輕盈的羽衣,希望能像仙鳥一樣能夠自由地翱翔。他眼中所見的爭斗,紛爭,猶如龍與虎爭斗,似乎紛擾較真不值。他只希望得到一雙翅膀,飛翔在輕煙之中,回頭看見一片冢墓,讓他深感安慰,因為冢墓代表了塵世紛擾的終結。他似乎還未找到與美妙音樂相伴的伴侶,但他愿意與孤云和獨鶴成為同伴,獨自飛翔。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朱熹追求自由人生的意愿,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心靈自由的向往。他借鑒了道教的思想,在詩中以鷓鴣自比,渴望能夠脫下束縛自己的傳統儒士身份,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排斥世俗的是非和爭斗,相信在寬廣的心靈歸處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詩中的情境變換明確表示了詩人想要超脫塵俗的決心,展示了對美好自由人生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意境清邁,文字簡潔樸實,表達了詩人的真實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