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憶仙) / 作者:劉辰翁 |
曾與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龍。
懷胎不敢問春冬。
等待鞭鸞笞鳳。
昨夜又遲黃石,今朝重叩鴻濛。
碧桃花下醉相逢。
說盡鵬游蝶夢。
|
|
西江月(憶仙)解釋: 《西江月(憶仙)》是一首宋代劉辰翁創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與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龍。
懷胎不敢問春冬,等待鞭鸞笞鳳。
昨夜又遲黃石,今朝重叩鴻濛。
碧桃花下醉相逢,說盡鵬游蝶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對仙境和神仙的向往與思念。詩人回憶起曾經與回翁(指仙人)相交的時刻,自己渴望長生不老,如同龍一般。他懷著敬畏之心,不敢問詢人間的春與冬,而是等待著仙界的賞賜和祝福。昨夜他雖然錯過了黃石(指黃昏),但今天早上他又期待著鴻雁飛過的美景。在碧桃花下,他與仙人相逢,兩人暢談著關于仙境和游仙的夢想。
賞析:
《西江月(憶仙)》這首詩詞展現了劉辰翁對仙境的向往和對長生不老的渴望。詩人借助仙境的意象,表達了對于純潔、美好、超越塵世的追求。他和回翁把手,表示他曾經與神仙有過接觸,這也暗示著他與仙境之間的聯系。他希望自己能像龍一樣長生不老,這是對超越人世限制的追求和渴望。他懷胎不敢問春冬,體現了他對于神秘力量的敬畏和謙卑之心。他等待著鞭鸞笞鳳,期望仙界的神靈能夠給予他祝福和恩賜。
詩中的黃石和鴻濛則是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的變化。詩人錯過了昨夜的黃石,但他仍然期待著今天早晨的鴻雁飛過,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仙境的向往。最后,詩人與仙人在碧桃花下相逢,他們一起暢談仙境之事,說盡了鵬游蝶夢,表達了對仙境的向往和對超越凡塵世界的美好憧憬。
整首詩詞通過對仙境的描繪和對長生不老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對于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和意境,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表現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