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常引(壽李同知) / 作者:劉辰翁 |
此公去暑似新秋。
吏毒一句句。
行縣勝監州。
覺甘雨、隨車應求。
鷺清為酒,螺清為壽,起舞祝君侯。
急召也須留。
廿四考、中書到頭。
|
|
太常引(壽李同知)解釋: 《太常引(壽李同知)》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這位李同知離開炎炎夏天仿佛是迎接新的秋天。
官吏們的毒言毒語一句句地說。
行政縣勝過監察州。
他覺得享受著甘甜的雨水,隨車而來應邀而來。
白鷺鳥純凈如酒,螺螄純凈如壽,起舞為你祝賀君侯。
緊急召喚也得留下。
二十四次審查,中書到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辰翁為了祝賀李同知的壽辰而創作的。整首詩以描繪景物和寓意祝福為主題,表達了對李同知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首先,詩中描述了李同知離開炎炎夏天仿佛是迎接新的秋天。這種比喻暗示著李同知的離去給人帶來了一種新的希望和清涼。接著,詩人提到了官吏們的毒言毒語,這可能是指李同知在官場上遭受了一些非議和攻擊。然而,詩人通過描述行政縣勝過監察州,表達了對李同知的認可和贊揚,認為他在行政事務上的表現更勝一籌。
詩人接著描繪了李同知享受著甘甜的雨水,隨車而來應邀而來。這里的雨水可以理解為福澤和好運,顯示了李同知受到了上天的眷顧和庇佑。接下來,詩人以白鷺鳥和螺螄作為象征,將它們純凈的形象與李同知的壽辰相聯系,用以祝福他長壽和幸福。最后,詩人提到緊急召喚也得留下,表示即使有其他緊急事務需要處理,也不能忘記停下來慶祝和享受這個特殊的時刻。而廿四次審查和中書到頭則可能是指李同知在官場上的履歷和成就。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抒發情感和寓意祝福,表達了對李同知的贊揚和祝福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壽辰的比喻,詩人傳達了對李同知的敬佩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官場風波和生活瑣事的淡然態度。整首詩詞以其簡練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展示了宋代詩詞的特點,同時也展現了作者的才華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