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紅英(賦花朝月晴) / 作者:劉辰翁 |
花朝月。
朦朧別。
朦朧也勝檐聲咽。
親曾說。
令人悅。
落花情緒,上墳時節。
花陰雪。
花陰滅。
柳風一似秋千掣。
晴未決。
晴遠缺。
一番寒食,滿村啼鴂。
|
|
摘紅英(賦花朝月晴)解釋: 《摘紅英(賦花朝月晴)》是一首宋代劉辰翁創作的詩詞,描述了花朝月下的情景。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花朝月。朦朧別。
朦朧也勝檐聲咽。
親曾說。令人悅。
落花情緒,上墳時節。
花陰雪?;帨纭?br/> 柳風一似秋千掣。
晴未決。晴遠缺。
一番寒食,滿村啼鴂。
詩意:
這首詩詞以花朝月下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春日的美好感受。詩中描繪了花朝月夜的景色,以及其中蘊含的情感和寓意。
賞析:
詩詞的開篇以"花朝月"四個字作為揭示,表明了詩人的寫作主題。接著,詩人運用"朦朧別"這個形象的描寫,將花朝月夜的景色與夜晚的檐聲相對比,強調了花朝月的美麗和動人之處。
下一句"親曾說。令人悅。"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暗示了在花朝月夜中,詩人曾與親友一同分享過美好的時刻。
接下來的兩句"落花情緒,上墳時節。花陰雪。花陰滅。"將詩人的情感引向寒食時節,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人們會在此時祭祖掃墓。通過描繪花朝月夜中飄落的花瓣,詩人喚起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
"柳風一似秋千掣。晴未決。晴遠缺。"這幾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希望。柳風搖曳的景象使人聯想到秋千的擺動,暗示著春天的來臨。而"晴未決。晴遠缺。"則表明天氣尚未完全晴朗,但詩人渴望晴好的天氣。
最后一句"一番寒食,滿村啼鴂。"將詩詞的情感推向高潮。寒食節是春季的節日,也是鳥兒啼鳴的時候,詩人用"滿村啼鴂"形象地描繪了春天的聲音和活力。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花朝月夜的景色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和期待,以及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詩詞中運用了富有想象力和意境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花朝月下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