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秋歲(和尚學林壽筵節席) / 作者:劉辰翁 |
新篘熟也,借問誰家早。
梅影里,蜂兒繞。
三更殘月上,一夜霜天曉。
溪橋小,春風有意年年到。
當年青鳥去,落葉無人掃。
銅柱仄,瑤池老。
殘鐘長樂樹,墜馬咸陽道。
空回首,御街人賣南京棗。
|
|
千秋歲(和尚學林壽筵節席)解釋: 《千秋歲(和尚學林壽筵節席)》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新篘熟也,借問誰家早。
梅影里,蜂兒繞。
三更殘月上,一夜霜天曉。
溪橋小,春風有意年年到。
當年青鳥去,落葉無人掃。
銅柱仄,瑤池老。
殘鐘長樂樹,墜馬咸陽道。
空回首,御街人賣南京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和人事物的變遷,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事件的描寫,表達了時光流轉、歲月更迭的主題,同時也透露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事物變遷的感慨。
賞析:
詩的開篇,用“新篘熟也”來描述梅子成熟,引出了秋天的到來。接著,詩人問道:“借問誰家早”,暗示了對于秋天來臨的好奇和期待。
接下來的兩句“梅影里,蜂兒繞”,通過描寫梅樹下忙碌的蜜蜂,展現了秋天的活力和繁忙。此處用景物烘托出秋天的景色,為后面的描寫做了鋪墊。
接著的兩句“三更殘月上,一夜霜天曉”,通過描寫月亮的殘缺和一夜霜天的到來,表現了秋天的涼爽和清晨的景象。
下一句“溪橋小,春風有意年年到”,通過描寫小溪和春風的意味深長的到來,抒發了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暗含了對逝去春光的懷念。
然后,詩人描述了過去的時光和變遷。“當年青鳥去,落葉無人掃”,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過去的美好已經逝去,而沒有人去關注和珍惜。
繼而,“銅柱仄,瑤池老”,通過描寫古代建筑和宮殿的老化,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物的衰老。
最后兩句“殘鐘長樂樹,墜馬咸陽道。空回首,御街人賣南京棗”,通過描寫長樂宮的鐘聲和咸陽道上的墜馬事故,暗示了歷史的滄桑和人事的變遷。御街上的人們賣南京棗,展現了現實生活的瑣碎和喧囂。
整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象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事件的描寫,抒發了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對于歲月流轉的深刻思考和對人事物變遷的體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