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壽劉教) / 作者:劉辰翁 |
聞道城東鶴會,欣然一笑乘風。
不知一鶴在墻東。
神仙人不識,未始出吾宗。
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龍。
碧桃花子落壺中。
化為三五粒,元是北邊松。
|
|
臨江仙(壽劉教)解釋: 《臨江仙(壽劉教)》是宋代劉辰翁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城東有鶴會,
我欣然一笑乘風飛。
不知鶴兒在何處,
神仙也不認識它,
還未出世就離家。
我在此地多年,
先生的教誨如龍。
碧桃花子落壺中,
變為三五粒種子,
原來是北方的松。
詩意:
這首詩以聽聞城東有鶴會為開端,表達了作者對神仙、仙鶴等神秘事物的向往和興趣。在這種情感的推動下,作者欣然乘風前往城東,但卻未能尋見鶴兒所在。這里的鶴兒既可以理解為真實存在的仙鶴,也可以理解為象征著美好事物的寓意。作者在描述這個神秘的場景時,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現出一種虛幻與現實的交織感。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則表達了自己對于道教的信仰和追求,稱自己在此地多年,深受先生的教誨。最后,作者以碧桃花子落壺中化為三五粒種子的比喻,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無常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美好的仙境,以及作者對于這種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情感的推動下,作者前往城東,但卻未能尋見鶴兒所在,這一情節表現出人生的無常和變化,也寓意著人們追求美好事物的艱難。而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則表達了自己對于道教的信仰和追求,表現出一種內心的寧靜和堅定。整首詩以典雅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個神秘而美好的場景,富有詩情畫意,令人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