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天樂 / 作者:劉辰翁 |
感節庵此意,復不能自己,儻見中齋及之
海枯泣盡天吳淚。
又漲經天河水。
萬古魚龍,雷收電卷,宇宙剎那間戲。
沈蘭墜芷。
想重整荷衣,頓驚腰細。
尚有干將,沖牛射斗定何似。
成都橋動萬里。
嘆何時重見,鵑啼人起。
孤竹雙清,紫荊半落,到此吟枯神瘁。
對床永已。
但夢繞青神,塵昏白帝。
重反離騷,眾醒吾獨醉。
|
|
齊天樂解釋: 《齊天樂》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感念節庵此意,
卻不能自得其樂;
若見中齋與海相遇,
淚盡天吳,波漲經天河水。
萬古魚龍,雷電收斂,
宇宙在剎那間變成戲。
沈蘭墜芷,
想要整理荷衣,
忽然驚覺腰肢細如絲。
尚有干將,
沖向牛射斗的定何等激烈。
成都橋動搖著萬里,
嘆息何時能再相見,
鵑鳥在啼叫中人們醒來。
孤立的竹子清幽,
紫荊花已有一半凋謝,
在此地吟唱使神疲倦。
對床早已無人,
只有夢境環繞著青神,
塵霧籠罩著白帝。
再次吟詠《離騷》,
眾人清醒,而我獨自陶醉。
詩意和賞析:
《齊天樂》這首詩詞以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境和對現實生活的遺憾之情。詩人劉辰翁在感念節庵的意境中,卻無法真正體驗到其中的樂趣。詩中提到的中齋和海,以及淚盡天吳和漲經天河水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波動和對于世事變遷的感慨。
詩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對比和意象,如萬古魚龍與雷電收斂,宇宙剎那間變成戲,沈蘭墜芷與整理荷衣,干將與沖牛射斗等等。這些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和表現力。成都橋動搖著萬里的描寫,則進一步強調了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主題,以及作者對于重逢的期盼與無奈。
詩的結尾,通過對床永已無人,夢繞青神和塵昏白帝的描寫,營造了一種離愁別緒和超越現實的境界。最后一句“重反離騷,眾醒吾獨醉”,表達了詩人對于離騷的再次吟唱,并以此來表達自己的獨特心境和境界。
整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語言和意象,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傳達了一種超越現實的追求和對于美好境界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