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陳四雪中賞梅 / 作者:蘇軾 |
臘酒詩催熟,寒梅雪斗新。
杜陵休嘆老,韋曲已先春。
獨秀驚凡目,遺英臥逸民。
高歌對三白,遲暮慰安仁。
|
|
次韻陳四雪中賞梅解釋:
《次韻陳四雪中賞梅》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臘酒詩催熟,寒梅雪斗新。
杜陵休嘆老,韋曲已先春。
獨秀驚凡目,遺英臥逸民。
高歌對三白,遲暮慰安仁。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蘇軾在雪中賞梅的景象,通過寒梅和積雪的對比,表達了歲月更替中的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賞析:
首聯(lián)“臘酒詩催熟,寒梅雪斗新”,描繪了冬季的嚴寒天氣下,臘月的酒意催熟了梅花,寒梅與雪花相爭,表現(xiàn)出梅花在寒冷中傲立的形象。這里,臘酒的意象代表著歲月的積淀,寒梅與雪花的對決則象征著生命的堅韌。
次聯(lián)“杜陵休嘆老,韋曲已先春”,杜陵指的是陳子昂,他的詩才已經(jīng)老去,而韋曲則指的是陳子昂的鄉(xiāng)村,卻已經(jīng)先于春天開放了。通過對陳子昂的比喻,蘇軾表達了自己的感慨,意思是他的才華已經(jīng)衰老,而其他的人卻早已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超越了他。
再聯(lián)“獨秀驚凡目,遺英臥逸民”,獨秀指的是獨自綻放的梅花,驚凡目表示它的美麗令人驚嘆。遺英指的是指被遺忘的才華出眾的人,臥逸民則代表他們沉寂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這兩句表達了蘇軾對那些被埋沒了的才華的關注和敬意。
末聯(lián)“高歌對三白,遲暮慰安仁”,三白指的是指北宋時期的三位儒家學者:歐陽修、王安石和蘇軾自己。高歌表達了他們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遲暮則指的是晚年,慰安仁表示他們要以文學來安撫人心。
整首詩以冬季的雪中賞梅為背景,通過梅花的堅韌生命力和才華被埋沒的遺憾,表達了蘇軾對生命和才華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熱愛和追求。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象,展現(xiàn)了蘇軾獨特的情感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