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縷曲(絕江觀桃,座間和韻) / 作者:劉辰翁 |
問何年種植。
獨成蹊、秾華爛漫,錦開千步。
花下老人猶記我,不似那回賞處。
并吹卻、道邊謝墅。
黃四娘家今何在,也飄零、偎向前村住。
千萬恨,寄紅雨。
攜壺藉草行歌暮。
記前宵、深盟止酒,況堪扶路。
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覺二三四五。
更竹里、顛狂崔護。
試語看花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
君不見,曲江樹。
|
|
金縷曲(絕江觀桃,座間和韻)解釋: 《金縷曲(絕江觀桃,座間和韻)》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桃花為主題,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事物的無奈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問何年種植。獨成蹊、秾華爛漫,錦開千步。花下老人猶記我,不似那回賞處。并吹卻、道邊謝墅。黃四娘家今何在,也飄零、偎向前村住。千萬恨,寄紅雨。攜壺藉草行歌暮。記前宵、深盟止酒,況堪扶路。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覺二三四五。更竹里、顛狂崔護。試語看花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君不見,曲江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桃花盛開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和逝去事物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問道:“問何年種植。”他詢問桃花是何時種植的,而桃花已經在那獨自成蹊的地方繁盛開放,美麗絢爛,如錦繡一般,綿延千步。
接下來,詩人說花下的老人還記得他,但不像曾經賞花的地方那樣熱鬧。他吹走了道邊的謝墅,黃四娘的家今天在何處,也飄零,偏偏住在前村。
詩中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他寄托了千萬個恨意,將它們寄托在紅雨中。他帶著壺和靠草行走,唱著歌曲,度過了傍晚。他記得前一天晚上的深情承諾,停止了飲酒,但是他如何能夠扶起他的路呢?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舉起一杯酒,看著花浮在杯面上,他不由自主地數起了二三四五。更有崔護在竹林中顛狂。他試著與在場的君子們談論觀賞花朵,但現在他們只能俯仰著回憶過去的時光。
詩的結尾,詩人問道:“君不見,曲江樹。”他向君子們表示,你們不曾看到曲江的樹。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詩人對過去的美好事物的反思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
整首詩以描繪桃花為主題,通過描寫桃花盛開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事物的無奈之情。詩人通過對桃花和過去的回憶,抒發了自己對時光流轉和生命易逝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