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摸魚兒(壽王城山) / 作者:劉辰翁 |
對尊前、簪花騎竹,老胡起起能舞。
春風浩蕩天涯去,惟有薰吟自語。
槐正午。
看萬戶蜂脾,簾幕雙雙乳。
嬌兒駿女。
漫學得琵琶,依稀馬上,總是主恩處。
凌煙像,空倚臨風玉樹。
升沈事遽如許。
劉郎慣是瑤池客,又醉碧桃三度。
花下數。
記三度三千,結子多紅雨。
年年五五。
共準擬階庭,釵符獻酒,裊裊綴雙虎。
|
|
摸魚兒(壽王城山)解釋: 《摸魚兒(壽王城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尊者的面前,我佩戴鮮花、騎竹馬,老胡起起能舞。春風浩蕩地吹向天涯,只有我自己的吟誦陪伴。午時的槐樹下,看著萬戶人家,簾幕垂下雙雙乳白。嬌兒和駿馬都變得漫不經心,我依稀記得馬上的歡樂,總是在主人恩寵的地方。凌煙像,空中飄著臨風的玉樹。沉浮事情變化如此迅速。劉郎習慣了在瑤池拜訪,又醉倒在碧桃樹下三次。花下數著三千次,結下的果子多如紅雨。每年都是五五年,共同準備著階庭,用釵符獻上酒,裊裊地綴上雙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嬉戲游玩的場景描繪了一位自由奔放的人物形象。詩人通過描寫自己在尊者面前佩戴鮮花、騎竹馬并能起舞,表達了他的不羈和豁達的性格。他描述了春風的浩蕩和自己吟唱的寂寥,表現了他在自然和內心的交流中尋找自我安慰和滿足。
詩中出現的槐樹、簾幕、嬌兒、駿馬等形象,營造出一種寧靜和恬淡的氛圍。這些形象與詩人自由奔放的心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他獨立于塵世紛擾之外的心靈境界。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繪了自己在瑤池拜訪的經歷,以及在碧桃樹下醉倒三次的情景。這些描寫不僅展示了詩人的逍遙自在和無拘無束,還暗示了他在人生中經歷了許多歡愉和離愁。
整首詩以輕松活潑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我表達和快樂的追求。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詩人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與讀者分享,呈現出一種自由奔放而又深邃的詩意。整首詩給人以歡快、愉悅的感覺,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