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櫻桃詞) / 作者:劉辰翁 |
珠壓相于,胭脂同傅。
樊家更共誰家語。
梢頭結取一番愁,玉簫不會雙雙侶。
風送流鶯,前歌后舞。
并桃欲吐含來住。
雙飛燕子自相銜,會教唇舌調鸚鵡。
(李商隱詩:“流鶯猶故在,爭得諱含來。
”)
|
|
踏莎行(櫻桃詞)解釋: 《踏莎行(櫻桃詞)》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踏莎行(櫻桃詞)》中文譯文:
珠壓相于,胭脂同傅。
樊家更共誰家語。
梢頭結取一番愁,玉簫不會雙雙侶。
風送流鶯,前歌后舞。
并桃欲吐含來住。
雙飛燕子自相銜,會教唇舌調鸚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詩的開頭兩句“珠壓相于,胭脂同傅”,表達了美好的比喻意象,珍珠和胭脂象征著美人的容貌和妝飾,相互輝映。接下來的一句“樊家更共誰家語”,揭示了一種秘密的對話,使讀者產生遐想,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
接著的兩句“梢頭結取一番愁,玉簫不會雙雙侶”,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傷情緒。梢頭結愁,意味著困擾和痛苦,而玉簫不會成對,表達了愛情的不盡如人意。這些描寫使詩詞的情感更加深刻。
接下來的兩句“風送流鶯,前歌后舞”,描繪了風送流鶯的美妙場景,流鶯歌唱前進后退,形成了一幅歡快的畫面。這些景象象征著美好的愛情,也給詩詞增添了生動的氛圍。
最后兩句“并桃欲吐含來住,雙飛燕子自相銜,會教唇舌調鸚鵡”,運用了并列和比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愛情的渴望。桃花即將綻放,象征著美好的感情即將到來。雙飛的燕子象征著恩愛的情侶,調教鸚鵡則寓意兩人會有情話的交流。這些意象使詩詞更加豐富多彩,展現了作者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期待。
總的來說,劉辰翁的《踏莎行(櫻桃詞)》以細膩的詞句描繪了美好愛情和自然景色,通過對比和比喻的手法,傳達了作者對愛情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獨特,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