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 / 作者:劉辰翁 |
天香國色辭脂粉。
肯愛紅衫嫩。
翛然自取玉為衣。
似是銀河水皺、織成機。
寒欺薄薄春無力。
月浸霓裳濕。
一窠香雪世間稀。
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時。
(白疊羅)
|
|
虞美人解釋: 《虞美人》是一首宋代劉辰翁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天上的美人兒,國色天香,不需要脂粉妝飾。
她情愿愛上紅衣少年,喜歡自己選擇把玉作為衣物。
她的美貌如同銀河流水般柔美,織成了一架織布機。
寒冷的天氣無法抵擋她薄薄的春天般的力量。
月亮染濕了她的霓裳,仿佛一團香雪在世間稀有。
可惜她不愿意留在布衣之時。
詩意:
《虞美人》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她擁有國色天香的容貌,不需要任何妝飾來增添美麗。她喜歡紅衣少年,選擇將玉石作為自己的服飾,展現出一種高貴與自由的氣質。她的美貌如同銀河流水般柔美,猶如一臺織布機上的織物般精細而華麗。盡管寒冷的天氣無法阻擋她內在的春天般的力量,但她的美麗依然會被月亮的光芒所濕潤。她如同一團香雪,在世間稀有而珍貴。然而,她并不愿意留在平凡的布衣時期,暗示她不愿沉溺于平庸的生活,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賞析:
《虞美人》通過對美麗女子的描繪,展現了她高貴、自由、獨立的氣質,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的拒絕。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用"銀河水皺、織成機"來形容女子的美貌,以及"一窠香雪世間稀"來形容她的稀有和珍貴。這些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獨特性。同時,詩中的"紅衣嫩"、"薄薄春無力"等字句,通過對比和反襯,突出了女子的美麗和與眾不同。最后兩句"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時"則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的不滿,呼應了整首詩的主題。
總體而言,劉辰翁的《虞美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位美麗高貴的女子,通過對她的美麗形象的詩化描寫,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的追求更高尚境界的渴望。這首詩在描寫美的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態度和對美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