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京樂(黃鐘商友人泛湖,命樂工以箏、笙、琵琶、方響迭奏) / 作者:吳文英 |
宴蘭溆,促奏絲縈管裂飛繁響。
似漢宮人去,夜深獨語,胡沙凄哽。
對雁斜玫柱,瓊瓊弄月臨秋影。
鳳吹遠,河漢去杳,天風飄冷。
泛清商竟。
轉銅壺敲漏,瑤床二八青娥,環佩再整。
菱歌四碧無聲,變須臾、翠翳紅暝。
嘆梨園、今調絕音希,愁深未醒。
桂楫輕如翼,歸霞時點清鏡。
|
|
還京樂(黃鐘商友人泛湖,命樂工以箏、笙、琵琶、方響迭奏)解釋: 《還京樂(黃鐘商友人泛湖,命樂工以箏、笙、琵琶、方響迭奏)》是一首宋代吳文英所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宴蘭溆,促奏絲縈管裂飛繁響。
似漢宮人去,夜深獨語,胡沙凄哽。
對雁斜玫柱,瓊瓊弄月臨秋影。
鳳吹遠,河漢去杳,天風飄冷。
泛清商竟。
轉銅壺敲漏,瑤床二八青娥,環佩再整。
菱歌四碧無聲,變須臾、翠翳紅暝。
嘆梨園、今調絕音希,愁深未醒。
桂楫輕如翼,歸霞時點清鏡。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宴會的場景,詩人吳文英借此抒發了對逝去的時光和音樂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音樂的奏響、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流露,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繁華的宮廷樂團和悠遠的音樂傳統的思念,以及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愁苦之感。
賞析:
整首詩以描繪宴會的場景為主線,通過音樂、景物和情感的交織,展現了作者對過去輝煌的樂團和音樂的追憶。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句充滿了音樂的韻律感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詩的開頭,宴蘭溆,促奏絲縈管裂飛繁響,描繪了宴會上音樂的熱鬧和喧囂。接著,詩人以似漢宮人去的形象,憑借夜深獨語、胡沙凄哽的表達,表現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
詩中出現的對雁斜玫柱、瓊瓊弄月臨秋影等景物描繪,以及鳳吹遠、河漢去杳、天風飄冷等意象的運用,增加了詩的意境和情感的凄涼感。
詩的后半部分,轉銅壺敲漏、瑤床二八青娥、環佩再整等描寫了宴會上的細節和景物,通過對菱歌四碧無聲、變須臾、翠翳紅暝等情感和音樂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的音樂傳統和悠遠的藝術之美的思念。
最后兩句桂楫輕如翼,歸霞時點清鏡,以清麗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將詩的情感轉化為最后的遐想和對未來的希望。
整首詩以豐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作者對逝去的音樂傳統和失落的時光的思念和追憶,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和愁苦之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句充滿了音樂的韻律感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詩的開頭,宴蘭溆,促奏絲縈管裂飛繁響,描繪了宴會上音樂的熱鬧和喧囂。接著,詩人以似漢宮人去的形象,憑借夜深獨語、胡沙凄哽的表達,表現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
詩中出現的對雁斜玫柱、瓊瓊弄月臨秋影等景物描繪,以及鳳吹遠、河漢去杳、天風飄冷等意象的運用,增加了詩的意境和情感的凄涼感。
詩的后半部分,轉銅壺敲漏、瑤床二八青娥、環佩再整等描寫了宴會上的細節和景物,通過對菱歌四碧無聲、變須臾、翠翳紅暝等情感和音樂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的音樂傳統和悠遠的藝術之美的思念。
最后兩句桂楫輕如翼,歸霞時點清鏡,以清麗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將詩的情感轉化為最后的遐想和對未來的希望。
整首詩以豐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作者對逝去的音樂傳統和失落的時光的思念和追憶,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和愁苦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