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題史菊屏扇) / 作者:吳文英 |
門巷深深小畫樓。
闌干曾識憑春愁。
新蓬遮卻繡鴛游。
桃觀日斜香掩戶,蘋溪風起水東流。
紫萸玉腕又逢秋。
|
|
浣溪沙(題史菊屏扇)解釋: 《浣溪沙(題史菊屏扇)》是宋代吳文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門巷深深小畫樓。
闌干曾識憑春愁。
新蓬遮卻繡鴛游。
桃觀日斜香掩戶,
蘋溪風起水東流。
紫萸玉腕又逢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象。詩人描述了一個深深的小巷中的畫樓,樓前有一道矮欄桿,曾經依靠著它感受春天的愁苦。新的蓬草掩蓋了繡鴛鴦,桃花在太陽斜照下灑下香氣,蘋溪的風吹動著東流的水。紫萸樹上的玉腕也迎來了秋天。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方式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田園景色。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季節的流轉,以及人與自然的交融。畫樓、欄桿、繡鴛鴦、桃花、蘋溪和紫萸等元素都富有生動的意象,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詩中所描繪的場景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帶有一絲淡淡的憂愁和秋意,展示了人生中的離別和歲月的流逝。
整首詩詞運用了細致入微的描寫手法,通過對細節的把握,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詩中所描繪的景色和情感。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春愁與新蓬、香掩與風起等,增強了詩意的層次感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整篇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