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羅門引(無射羽,俗名羽調為懷寧趙仇香賦) / 作者:吳文英 |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壺冰。
西風乍入吳城。
吹徹玉笙何處,曾說董雙成。
奈司空經慣,未暢高情。
瑤臺幾層。
但夢繞、曲闌行。
空憶雙蟬□翠,寂寂秋聲。
堂空露涼,倩誰喚、行云來洞庭。
團扇月、只隔煙屏。
|
|
婆羅門引(無射羽,俗名羽調為懷寧趙仇香賦)解釋: 《婆羅門引(無射羽,俗名羽調為懷寧趙仇香賦)》是宋代吳文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香氣裊裊飄散著酒香,瘴花初次洗凈了玉壺的冰。西風剛剛吹入吳城,吹響了玉笙的聲音,聲音從何處傳來,曾經說過董雙成。可惜司空先生一直受到束縛,無法暢快地表達高尚的情感。瑤臺樓閣層層疊起,只是在夢中繞過曲闌行走。回想起曾經的雙蟬鳴叫,秋天的聲音寂寂無聲。堂上空蕩蕩的,只有涼風和誰輕聲喚來的行云。明月如團扇,只隔著煙屏。
詩意和賞析:
《婆羅門引(無射羽,俗名羽調為懷寧趙仇香賦)》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詩中通過描繪香氣撲鼻的場景和初秋的氣息,展現了一種寂靜、溫馨的感覺。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吳城的風景,西風吹過,玉笙的聲音回響在城中,給人以旖旎的意境。而董雙成的名字則象征了追求理想的人,他的聲音在風中回蕩,似乎在訴說著一種奮發向前的精神。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些遺憾和無奈。司空先生是指司空圖,是一個歷史上的文學家,他受到各種限制,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的高尚情感,這給詩中的景象蒙上了一層陰影。瑤臺樓閣的層層疊起,夢中的曲闌行走,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但也暗示了現實世界的束縛和無法實現的夢想。
詩的最后兩句以明月和煙屏的隔離來作為結束,給人以靜謐和寂寥之感。明月如團扇,煙屏仿佛將其遮掩,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常常被現實所遮擋,只能隔著薄薄的屏障感受,增添了一份離別和無奈的情緒。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現實的無奈。同時,詩中還透露出一種超越現實的情感,表現了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對現實世界的不滿。整首詩以婆羅門引為題,暗示著一種引人入勝的魅力和意境,給人以深思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