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春色 / 作者:蘇軾 |
二年洞庭秋,香霧長噀手。
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賢王文字飲,醉筆蛟龍走。
既醉念君醒,遠餉為我壽。
瓶開香浮座,盞凸光照牖。
方傾安仁醽,莫遣公遠嗅。
要當立名字,未用問升斗。
應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君知蒲萄惡,正是嫫母黝。
須君灩海杯,澆我談天口。
|
|
洞庭春色解釋:
《洞庭春色》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洞庭湖秋天的時候,芬芳的霧氣長時間地彌漫在手上。
今年洞庭湖的春天,湖水的顏色猶如晶瑩的玉,讓人誤以為是美酒。
賢明的君王飲酒作詩,筆下的文字如醉后的蛟龍般自由奔放。
既然陛下已經醉了,我祝愿您能早日醒來,再賜我遠方的壽命。
酒瓶打開后香氣彌漫,酒杯透出明亮的光芒照亮窗戶。
我正傾聽安仁醽的味道,不要讓公卿遠離品味。
我渴望能夠立下名字,但還沒有使用過升斗的衡量。
我應該呼喚詩篇的魚鉤,也可以稱之為掃除憂愁的掃帚。
君王要知道蒲萄是美酒的原料,而深黑的葡萄皮恰恰是它的美麗之處。
請您舉起海浪般的酒杯,與我一起暢談天地之間的奇妙。
詩意和賞析:
《洞庭春色》描繪了作者蘇軾在洞庭湖度過的春天景色和自己的心情。詩中通過對洞庭湖春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酒的向往和對自由奔放的詩篇的追求。詩中的賢王可能指的是當時的皇帝,他醉酒作詩,文字流暢自如,如同醉后的蛟龍一樣。作者希望君王能早日醒來,再賜予他長壽。詩中還描繪了酒香撲鼻、明亮的酒杯照亮窗戶的情景,以及作者對美酒和詩篇的向往。最后,作者以蒲萄為隱喻,表達了對美酒的渴望,希望君王能舉起酒杯與他一同暢談。整首詩意蘊含著對自由、美酒和詩歌的追求,以及對與君王共享快樂的期盼。
這首詩詞以蘇軾特有的豪放灑脫的風格表達了他對美酒和自由詩篇的向往。通過描寫洞庭湖的春色和與酒相關的意象,詩中展現出作者豪情萬丈的心境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君王的期望和希望能與君王一同分享快樂的愿望。整首詩詞以流暢自如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蘇軾卓越的才華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