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陜郊魏疏處士 / 作者:范仲淹 |
賢哉先處士,天書召不起。
云夫嗣孤風,復為隱君子。
有石礪其齒,有泉洗其耳。
下瞰紅塵路,榮利無窮已。
孜孜朝市人,同在風波里。
大為高士笑,誓不拾青紫。
我亦寵辱流,所幸無慍喜。
進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
矧今領方面,豈稱長城倚。
來訪臥云人,而請益諸己。
得無長者言,佩之玉非美。
|
|
訪陜郊魏疏處士解釋: 《訪陜郊魏疏處士》是范仲淹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賢哉先處士,天書召不起。
多么賢明的先生啊,天書召喚不回。
云夫嗣孤風,復為隱君子。
云夫繼承孤風,再次成為隱居的君子。
有石礪其齒,有泉洗其耳。
他用石頭磨礪牙齒,用泉水洗凈耳朵。
下瞰紅塵路,榮利無窮已。
俯瞰紅塵世界,榮華利益已經無窮無盡。
孜孜朝市人,同在風波里。
勤勉地與市井之人共處于風波之中。
大為高士笑,誓不拾青紫。
高尚的人們大笑著,發誓不去追求名利。
我亦寵辱流,所幸無慍喜。
我也經歷了寵辱的變遷,幸好沒有怨恨和憂愁。
進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
前進者是道路的行進,后退者是道路的終止。
矧今領方面,豈稱長城倚。
尤其是現在的領導者,怎能稱之為依靠長城。
來訪臥云人,而請益諸己。
前來拜訪臥云之人,希望從他那里得到啟發。
得無長者言,佩之玉非美。
如果沒有長者的教誨,佩戴玉石也不算美麗。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隱居的賢人,他不追求名利,而是專注于修身養性。他用石頭磨礪牙齒,用泉水洗凈耳朵,表達了他對自我修養的追求。他看透了紅塵世界的虛幻和榮華利益的無窮,選擇與市井之人共處于風波之中。他笑著拒絕追求名利,寵辱不驚,心境平和。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領導者的批評,認為現在的領導者不能稱之為依靠長城。最后,作者希望能從臥云之人那里得到啟發,但也提到了沒有長者的教誨,即使佩戴玉石也不算美麗的意思。
這首詩詞通過對隱居賢人的描繪,表達了對名利虛幻的批判和對修身養性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領導者的不滿和對長者教誨的重視。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