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并州大資政鄭侍郎秋晚書事 / 作者:范仲淹 |
太原兵重壓強胡,莫對秋風憶鱠鱸。
萬里天聲揚紫塞,十年人望在黃樞。
定應松柏心無改,自信云龍道不孤。
應笑病夫何所補,獨能安坐養桑榆。
|
|
和并州大資政鄭侍郎秋晚書事解釋: 《和并州大資政鄭侍郎秋晚書事》是范仲淹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晚書事,是指在秋天的傍晚,鄭侍郎在書寫時所思所感。
詩詞的內容描述了太原地區的局勢。太原兵力強大,胡人威脅嚴重,因此不能輕易對秋風憶起鱠鱸(指憶起溫暖的家鄉和美好的過去)。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戰亂和動蕩時期的憂慮和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萬里天聲揚紫塞,十年人望在黃樞”,描繪了邊塞的景象。紫塞是指邊塞的紫色山嶺,天聲揚指的是邊塞上的號角聲。黃樞是指朝廷的中樞,人望在黃樞表示人們的期望和希望寄托在朝廷的決策和政策上。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關切和對朝廷的期望。
接下來的兩句“定應松柏心無改,自信云龍道不孤”,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堅定信念。松柏是常青樹木的代表,象征堅強和不屈的精神。云龍是指龍在云中飛翔,象征著權威和力量。詩人表示自己的心志堅定不移,對自己的能力和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心。
最后兩句“應笑病夫何所補,獨能安坐養桑榆”,表達了詩人對于那些病弱無法從事事業的人的同情和思考。詩人認為自己能夠安然坐在家中享受安寧的生活,是一種幸福和補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太原地區的局勢和邊塞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戰亂時期的憂慮和對國家安危的關切。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的堅定信念和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自信。最后,詩人對于那些無法從事事業的人表示同情和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范仲淹的才華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