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民詩其三 / 作者:范仲淹 |
先生教百工,作為天下器。
周旦意不配刊之考工記。
嗟嗟遠圣人,製度日以紛。
窈窕阿房宮,萬態橫青云。
熒煌甲乙帳,一朝那肯焚。
秦漢驕心起,陳隋益其侈。
鼓舞天下風,滔滔弗能止。
可甚佛老徒,不取慈儉書。
竭我百家產,崇樂一室居。
四海競如此,金碧照萬里。
茅茨帝者榮,今為庶為恥。
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輪指。
|
|
四民詩其三解釋: 《四民詩其三·工》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生教百工,作為天下器。
周旦意不配刊之考工記。
嗟嗟遠圣人,制度日以紛。
窈窕阿房宮,萬態橫青云。
熒煌甲乙帳,一朝那肯焚。
秦漢驕心起,陳隋益其侈。
鼓舞天下風,滔滔弗能止。
可甚佛老徒,不取慈儉書。
竭我百家產,崇樂一室居。
四海競如此,金碧照萬里。
茅茨帝者榮,今為庶為恥。
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輪指。
詩意:
這首詩詞以表達對工匠和工藝的贊美為主題。范仲淹通過描繪古代宮殿的壯麗景象,以及對過度奢華和浪費的批評,表達了對社會風氣的憂慮。他呼吁人們追求節儉和智慧,以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繁榮。
賞析:
這首詩詞以豪華的宮殿和華麗的陳設為背景,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藝和智慧。范仲淹通過描繪宮殿的壯麗景象,表達了對工匠們的敬佩之情。然而,他也對過度奢華和浪費提出了批評,認為這種風氣會導致社會的衰敗和貧困。
詩中提到了秦漢時期的驕奢心態以及陳隋時期的更加奢侈現象,暗示了范仲淹對社會風氣的擔憂。他認為,這種奢華和浪費的風氣會導致社會的動蕩和不穩定。
最后幾句表達了范仲淹對節儉和智慧的推崇。他呼吁人們追求節儉和智慧,以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繁榮。他認為,過度奢華和浪費只會導致社會的衰敗和貧困,而節儉和智慧則能夠帶來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工匠和工藝的贊美以及對過度奢華和浪費的批評,表達了范仲淹對社會風氣的憂慮,并呼吁人們追求節儉和智慧,以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繁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