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 / 作者:蘇軾 |
生長兵間早脫身,晚為元佑太平人。
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
|
|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解釋: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生長兵間早脫身,
晚為元佑太平人。
不驚渤海桑田變,
來看龜蒙漏澤春。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喬仝的送別之情。詩中表達了喬仝早年在戰(zhàn)亂紛擾的時代中幸運地逃脫了戰(zhàn)亂的苦難,后來在太平盛世的元佑年間成為一位安享太平的人。詩人表示對喬仝的羨慕和祝福,并以此來讓人們不忘記歷史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zhuǎn)。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xiàn)了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巨大轉(zhuǎn)變。第一句“生長兵間早脫身”,形象地描繪了喬仝在戰(zhàn)亂年代中早早脫離了戰(zhàn)亂的環(huán)境,幸運地保住了性命。第二句“晚為元佑太平人”,表達了喬仝在太平盛世中享受安樂的心境。這兩句詩通過對比,突出了喬仝在歷史變遷中的轉(zhuǎn)變和幸運。
接下來的兩句“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則用自然景物的變遷來反襯人事滄桑。渤海桑田是指渤海的海灘和農(nóng)田,意味著時光的流轉(zhuǎn),人事的變遷。龜蒙漏澤則暗指古代宮廷鐘鼓樓上的漏刻,象征著時光的流逝。通過使用這兩個意象,詩人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淡然態(tài)度,同時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太平時光。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喬仝的人生歷程,并通過歷史變遷和自然景物的對比,表達了對太平時代的珍愛和對喬仝的送別之情。這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深刻的詩意,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