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寒堂三題其三·松風閣 / 作者:范仲淹 |
此閣宜登臨,上有松風吟。
非弦亦非匏,自起簫韶音。
明月萬里時,何必開綠琴。
鳳皇下云霓,鏘鏘鳴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傳于今。
潔如庖義易,洗入平生心。
安得嘉賓來,當之共披襟。
陶景若在仙,千載一相尋。
|
|
歲寒堂三題其三·松風閣解釋: 《歲寒堂三題其三·松風閣》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松風閣高聳宜登臨,登上閣樓,可以聽到松樹隨風吟唱的聲音。這種聲音既不像琴弦的悠揚,也不像竹管的清脆,而是自然而然地發(fā)出簫韶般的音樂。當明亮的月光灑滿萬里時,何必再去彈奏綠色琴弦呢?鳳凰從云霓中降臨,發(fā)出鏗鏘有力的聲音,回響在林間。這種聲音純凈如葛天的歌聲,千古流傳至今。它的純潔如同庖丁熟練地切割肉類一樣容易,洗滌進了我一生的心靈。如果能有賢良之士前來,我們將共同展開胸懷,共享美好時光。就像陶淵明若在仙境一樣,千年之后我們也能相遇。
這首詩詞以松風閣為背景,通過描繪松樹吟唱的聲音、明亮的月光、鳳凰的鳴叫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友誼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使整首詩詞充滿了音樂和畫面感。范仲淹以簡潔而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感悟,展示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首詩詞既有宋代文人的典雅風格,又融入了范仲淹獨特的情感和思想,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