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韻奉酬晏尚書見寄 / 作者:范仲淹 |
徽音來景毫,盛事聳吳鄉。
上象三臺照,高文五色章。
純如登樂府,淵若測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宮草特芳。
感知心似血,思報鬢成霜。
新定慚無惠,姑蘇惜未康。
堯湯馀水旱,劉白舊風光。
北闕云霓遠,南園橘柚荒。
愿聞歌畫一,敢議賦長楊。
碌碌嘲須解,循循教弗忘。
跡甘榮路外,情寄圣門傍。
幾托為魚夢,江湖尚渺茫。
|
|
依韻奉酬晏尚書見寄解釋: 《依韻奉酬晏尚書見寄》是宋代范仲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徽音來景毫,盛事聳吳鄉。
徽音指的是美妙的音樂聲,景毫則是指美好的景色。這兩者的結合使得吳鄉的盛事更加引人注目。
上象三臺照,高文五色章。
這里提到了三臺和五色章,是指古代的樂府和文彩。詩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像樂府一樣純粹,像文彩一樣多彩。
純如登樂府,淵若測天潢。
詩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像登上樂府一樣純粹,像測量天空的儀器一樣深邃。
寒谷春重煦,幽宮草特芳。
寒谷指的是寒冷的山谷,春天的陽光使得寒谷變得溫暖。幽宮則指的是幽深的宮殿,草木在其中特別茂盛芬芳。
感知心似血,思報鬢成霜。
詩人深深感受到了心靈的痛苦,就像鮮血一樣。思念之情使得他的鬢發變成霜。
新定慚無惠,姑蘇惜未康。
詩人對自己的新任職位感到慚愧,覺得自己沒有什么才能。他也對姑蘇(蘇州)的繁榮未能持續下去感到惋惜。
堯湯馀水旱,劉白舊風光。
詩人用堯、湯、劉、白等歷史人物和地名來比喻時代的變遷。堯湯時代的水旱,劉白時代的風光已經過去了。
北闕云霓遠,南園橘柚荒。
北方的皇宮已經遠離了云霓的美景,南方的園林也荒廢了,橘柚樹也不再繁盛。
愿聞歌畫一,敢議賦長楊。
詩人希望能夠聽到一曲美妙的歌聲,看到一幅精美的畫作,敢于評論長楊的賦作。
碌碌嘲須解,循循教弗忘。
詩人希望能夠解開瑣碎的嘲笑,不斷地學習,不忘記自己的使命。
跡甘榮路外,情寄圣門傍。
詩人甘愿放棄追求功名,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圣門(指文學藝術)的旁邊。
幾托為魚夢,江湖尚渺茫。
詩人將自己的人生比喻為一場夢境,他在江湖中漂泊,未來的前景仍然不明朗。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自己才能的懷疑,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藝術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