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 / 作者:蘇軾 |
垂老區區豈為身,微言一發重千鈞。
始知不見高皇帝,正似商山四老人。
|
|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解釋: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垂老區區豈為身,
微言一發重千鈞。
始知不見高皇帝,
正似商山四老人。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喬仝的送別之情。詩人自述自己年紀已老,身體衰弱,雖然個人微不足道,但一句微不足道的話語卻有著重大的影響力。他認識到自己沒有機會見到高皇帝(指宋神宗),就像商山四老人一樣,只能遠遠仰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地位和影響力的思考。詩人通過自稱“垂老區區”,暗示自己已經年老體弱,地位微不足道,但他同時也認識到,一個微不足道的話語卻有著巨大的力量,可以重達千鈞(一千斤)。這種對微小之物的強調,傳達了一種虛懷若谷的心態,暗示了詩人對自身的謙遜和對言語的重視。
在詩的后兩句中,詩人將自己與商山四老人相提并論。商山是道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象征,商山四老人則是古代傳說中的仙人,代表著高尚的道德和智慧。詩人以商山四老人作為比喻,表達了自己對高皇帝的追求和向往,但又意識到自己與高皇帝之間存在著無法逾越的距離。這種自嘲和自省的態度,展示了蘇軾對現實的清醒認知和對命運的接受。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自嘲和幽默的筆調,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之情和對自身地位的思考。通過對微小之物的強調和對高皇帝的追求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自己虛懷若谷的心態,以及對現實的明晰認知。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處境和思考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