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十詠其六·靈巖寺 / 作者:范仲淹 |
古來興廢一愁人,白發僧歸掩寺門。
越相煙波空去雁,吳王宮闕半啼猿。
春風似舊花猶笑,往事多遺石不言。
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節老干坤。
|
|
蘇州十詠其六·靈巖寺解釋: 《蘇州十詠其六·靈巖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范仲淹。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古來興廢一愁人,
白發僧歸掩寺門。
越相煙波空去雁,
吳王宮闕半啼猿。
春風似舊花猶笑,
往事多遺石不言。
唯有延陵逃遁去,
清名高節老干坤。
中文譯文:
古代的興衰成為人們的憂慮,
白發的僧人回到寺門掩閉。
越國的煙波中空空地飛去雁群,
吳王的宮闕中猿猴只有一半啼叫。
春風像是舊時的花朵依然在笑,
往事很多,留下的石頭卻不說話。
只有延陵逃遁離去,
清名高節的老人在干坤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靈巖寺的景色和其中蘊含的歷史和哲理。詩人范仲淹以寺廟為背景,表達了對興衰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的開頭,詩人提到古代的興廢成為人們的憂慮,暗示了人們對歷史變遷的擔憂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接著,詩人描述了白發的僧人回到寺門掩閉的情景,寺門的閉合象征著寺廟的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意境。
接下來,詩人以越國的煙波和吳王的宮闕為對比,描繪了煙波中空空地飛去的雁群和宮闕中只有一半啼叫的猿猴。這種對比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暗示了人事如夢的無常和寂寞。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春風和往事遺留的石頭為象征,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歲月的沉淀。詩人提到唯有延陵逃遁離去,延陵指的是范仲淹自己,表達了他對名利的超脫和追求清名高節的態度。
整首詩以靈巖寺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人事的描繪,表達了對興衰和時光流轉的思考,以及對清名高節和超脫塵世的追求。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范仲淹深邃的思想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