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史五首其五·周人 / 作者:范仲淹 |
斧鉞為藩忍內侵,商人涂炭奈何深。
不煩魚火明天意,自有諸侯八百心。
|
|
詠史五首其五·周人解釋: 《詠史五首其五·周人》是范仲淹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斧鉞為藩忍內侵,
商人涂炭奈何深。
不煩魚火明天意,
自有諸侯八百心。
中文譯文:
斧鉞作為藩籬,忍受內外侵犯,
商人們備受苦難,何其深重。
不必擔憂魚火的明亮揭示了天意,
自有八百諸侯心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周朝時期的歷史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衰落和社會困境的憂慮,同時也展現了他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
首先,斧鉞為藩忍內侵,指的是周朝的統治者為了保護國家,不得不忍受內外的侵犯。斧鉞是古代的兵器,象征著國家的武力和防御能力。藩籬則代表了國家的邊境和疆土。這句表達了作者對國家面臨的困境的關注和擔憂。
其次,商人涂炭奈何深,描述了商人們在這個時期所遭受的苦難。商人在社會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他們的困境則反映了整個社會的困局。這句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經濟困難的關切。
然而,詩中的最后兩句傳遞了一種積極的態度和希望。不煩魚火明天意,意味著不必擔心魚火的明亮,因為它揭示了天意。魚火是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燈火,這里象征著希望和指引。自有諸侯八百心,表示自有八百諸侯心懷,即指國家的統治者和各地的領導者,他們會心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國家的復興而努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周朝時期的歷史背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社會困境的憂慮,同時也展現了他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它呈現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鼓勵人們在困境中保持信心,并相信國家和社會會有所好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