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令 / 作者:周邦彥 |
歌時宛轉饒風措。
鶯語清圓啼玉樹。
斷腸歸去月三更,薄酒醒來愁萬緒。
孤燈翳翳昏如霧。
枕上依稀聞笑語。
惡嫌春夢不分明,忘了與伊相見處。
|
|
木蘭花令解釋: 《木蘭花令》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歌時宛轉饒風措。
鶯語清圓啼玉樹。
斷腸歸去月三更,
薄酒醒來愁萬緒。
孤燈翳翳昏如霧。
枕上依稀聞笑語。
惡嫌春夢不分明,
忘了與伊相見處。
詩意:
《木蘭花令》描繪了一個離別后思念之情的故事。詩中的主人公在歌唱時宛轉婉轉,充滿風情。鶯鳥在清晨啼叫,聲音清脆,仿佛在玉樹上啼鳴。在午夜的時候,思念之情使得主人公心斷腸斷,歸去的路上,月亮已過了三更。飲過薄酒醒來時,心中的愁緒千萬纏繞。孤燈昏暗如霧,躺在床上依稀聽到遠處傳來的笑語聲。主人公感到惡心,因為春天的夢境中與伊人相見的情景已經不再清晰,甚至忘記了與伊人相見的地點。
賞析:
《木蘭花令》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主人公在離別后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詩詞更具韻味和感染力。
首先,在描繪自然景物方面,詩中的鶯鳥清脆的歌聲和玉樹的形象給人一種美好而清新的感覺,展現了春天的盛景和生機。
其次,通過描述主人公的心情,詩人表達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主人公歸來的路上,月亮已過了三更,這暗示了主人公在離別后的漫長等待和無盡思念。飲酒醒來時,愁緒萬千,表現出思念之情的深沉和痛苦。
最后,詩中的孤燈昏暗、枕上聞笑語等描寫,通過對細節的刻畫,進一步加深了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渴望。惡嫌春夢不分明,忘了與伊相見處,表達了主人公對于與伊人相見的渴望,但卻面臨著記憶模糊、無法實現的困擾。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離別后的思念之情,呈現出一種深情的美感。它既有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又融入了對人情世故的抒發,使得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情感起伏,引發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