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詠秋夜) / 作者:周邦彥 |
戶外井桐飄。
淡月疏星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
已覺秋聲引雁高。
羅帶束纖腰。
自剪燈花試彩毫。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
為問江頭早晚潮。
|
|
南鄉子(詠秋夜)解釋: 《南鄉子(詠秋夜)》是宋代作家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戶外井桐飄。
淡月疏星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
已覺秋聲引雁高。
羅帶束纖腰。
自剪燈花試彩毫。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
為問江頭早晚潮。
中文譯文:
院外的井旁飄蕩著桐葉。
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星星一同顯得寂寥。
恐怕霜寒剛開始索取被褥的時候,已是半夜。
我已經聽到秋天的聲音引起雁群向高處飛翔。
羅帶束著纖細的腰。
我自己剪下燈花試著涂抹顏料。
收起一封來自江北的信,明天早晨。
我想問一問江頭的潮水何時漲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秋夜的景象為主題,通過細膩的語言和景物描寫,表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緒和情感。
詩的開頭描述了院外的井旁飄落的桐葉,暗示著秋季的到來。接著,詩人以淡月和稀疏的星星來描繪夜晚的寂寥和靜謐,給人一種清幽的感覺。
詩人在第三、四句中提到霜寒初臨,暗示秋天已經深入,人們開始索取被褥,而此時已是深夜。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秋夜的氛圍中。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秋聲引起雁群向高處飛翔的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變化和秋天的特征。羅帶束著纖細的腰,可能是描寫了女子在秋夜中的美麗身姿,也有可能是詩人自身的感受。
最后兩句抒發了詩人的心情,他自己剪下燈花試著涂抹顏料,表現了他對藝術的追求和創作的努力。收起一封江北的信,明天早晨,他想問一問江頭的潮水何時漲落,表達了他對遠方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秋夜的寂靜和變化,流露出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秋夜的寧靜和涼爽,以及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