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繞佛閣(大石旅情) / 作者:周邦彥 |
暗塵四斂。
樓觀迥出,高映孤館。
清漏將短。
厭聞夜久,簽聲動書幔。
桂華又滿。
閑步露草,偏愛幽遠。
花氣清婉。
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倦客最蕭索,醉倚斜橋穿柳線。
還似汴堤,虹梁橫水面。
看浪飐春燈,舟下如箭。
此行重見。
嘆故友難逢,羈思空亂。
兩眉愁、向誰舒展。
|
|
繞佛閣(大石旅情)解釋: 《繞佛閣(大石旅情)》是宋代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繞佛閣(大石旅情)
暗塵四斂。
樓觀迥出,高映孤館。
清漏將短。
厭聞夜久,簽聲動書幔。
桂華又滿。
閑步露草,偏愛幽遠。
花氣清婉。
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倦客最蕭索,醉倚斜橋穿柳線。
還似汴堤,虹梁橫水面。
看浪飐春燈,舟下如箭。
此行重見。
嘆故友難逢,羈思空亂。
兩眉愁、向誰舒展。
譯文:
四周的塵埃逐漸消散。
樓臺閣閣獨立,高聳而映照著孤寂的館舍。
清晨的漏聲即將終結。
疲倦地聽著夜晚的久久聲音,書幔后的簽子在動。
桂花的香氣再次充滿。
閑步于露水滋潤的草地上,特別鐘愛寧靜遙遠的地方。
花的香氣清新婉轉。
眺望遠處蜿蜒曲折,城市的陰影橫跨河岸。
疲倦的旅客最為寂寞,酒醉地倚靠著斜橋穿越柳樹的岸線。
宛如在汴河堤岸上,彩虹橋橫跨水面。
看著波浪中飄忽的春燈,船下猶如箭一般疾馳。
這次旅途又一次重逢。
嘆息往昔的朋友難得相見,思緒在空中紛亂。
兩眉皆帶愁緒,向著誰來宣泄。
詩意和賞析:
《繞佛閣(大石旅情)》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旅途中的寂寞和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一個景色幽靜的地方,樓臺閣閣矗立在高處,映照出孤寂的館舍。清晨的漏聲即將結束,夜晚久久的聲音使人感到厭倦,簽子在書幔后動蕩不安。詩人喜歡在寧靜遙遠的地方漫步,特別鐘愛幽遠之地,喜聞花的清香。他眺望遠處的景色,城市的陰影映照在河岸上。疲倦的旅客在斜橋上倚靠,穿越柳樹的岸線,仿佛置身于汴河堤岸,彩虹橋橫跨水面。他看著波浪中飄忽的春燈,船下猶如箭一般疾馳。這次旅途讓他再次見到了熟悉的景象。然而,他嘆息往昔的朋友難得相見,思緒在空中紛亂,兩眉都帶著愁緒,不知向誰來宣泄。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旅途中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寂寞的氛圍。樓臺閣閣的高聳和清晨的漏聲漸短,傳遞出時間的流轉和旅途的匆忙。詩中的花香、清晨的露水、斜橋柳岸等景物形象,增添了一絲恬靜和美好。然而,詩人的內心卻充滿了思念和憂愁,他嘆息往昔的友情難得重逢,思緒紛亂,愁眉不展。
整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傳遞出一種旅途中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詩人在寂靜的環境中感受著時間的流逝和旅途的寂寞,同時也思念著遠方的友人。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幅幅美麗而寂寥的畫面。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深情的表達,展示了周邦彥對旅途中心境的感悟和思緒的流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