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中行(怨恨) / 作者:周邦彥 |
蜀絲趁日染干紅。
微暖面脂融。
博山細篆靄房櫳。
靜看打窗蟲。
愁多膽怯疑虛幕,聲不斷、暮景疏鐘。
團團四壁小屏風。
啼盡夢魂中。
|
|
月中行(怨恨)解釋: 詩詞:《月中行(怨恨)》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彥
蜀絲趁日染干紅。
微暖面脂融。
博山細篆靄房櫳。
靜看打窗蟲。
愁多膽怯疑虛幕,
聲不斷、暮景疏鐘。
團團四壁小屏風。
啼盡夢魂中。
中文譯文:
纖細的絲線在陽光下染成了干紅色。
微暖的春風使面上的脂粉融化。
屋檐上飄蕩著大山的細霧,細膩如篆書。
靜靜地看著打在窗戶上的昆蟲。
憂愁煩惱多,膽怯如鼠,疑慮如幕。
聲音不斷,黃昏中景色漸漸稀薄,鐘聲孤寂。
四壁圍繞著團團小屏風。
哭聲終于在夢魂中消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寂靜而憂愁的場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纖細的絲線在陽光下染紅,微暖的春風融化了面上的脂粉。屋檐上飄蕩著大山的細霧,給人以一種幽靜的感覺。靜靜地觀察著窗戶上打著的昆蟲,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詩人表達了內心的煩惱和憂愁,感受到膽怯和疑慮,仿佛被一層幕布所遮蔽。聲音不斷,黃昏中景色逐漸稀薄,鐘聲孤寂,給人一種孤寂的氛圍。
在這個場景中,四壁圍繞著小小的屏風,團團轉動,象征著內心的困擾。最后,哭聲在夢魂中消失,似乎釋放了一種情感。
整首詩情感抑郁,寄托了詩人內心的怨恨之情。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繪,展示了一種幽靜而憂愁的意境,給人一種思索和沉思的空靈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