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戍正月三,約同舍游西湖十首 / 作者:楊萬里 |
上竺諸峰深復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只言人跡無來路,動地鍾聲與梵音。
|
|
庚戍正月三,約同舍游西湖十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楊萬里在宋代寫的,題為《庚戍正月三,約同舍游西湖十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庚戍正月三,約同舍游西湖十首
上竺諸峰深復深,
一重一掩翠云衿。
只言人跡無來路,
動地鍾聲與梵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楊萬里與同舍游覽西湖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竺山的峰巒疊翠,表達了山勢的高聳和深邃。他用“一重一掩翠云衿”來形容山峰的層次感,使得讀者感受到了山峰的壯麗和神秘。
詩人提到“只言人跡無來路”,表達了西湖的幽靜和清凈。這里沒有人的痕跡,給人一種與塵世隔絕的感覺。接著,詩人提到“動地鍾聲與梵音”,將人們的喧囂與塵世的紛擾與西湖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鍾聲和梵音代表著佛教的宗教音樂,與西湖的靜謐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對比。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山水景色和寧靜的氛圍。通過對山峰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神秘之美。同時,詩人通過對人跡和喧囂的否定,強調了西湖的寧靜和純凈。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以及對塵世喧囂的厭倦。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楊萬里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和對寧靜的追求。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山水的壯麗和寧靜,同時也能夠反思塵世的喧囂和紛擾。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