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 作者:楊萬里 |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
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
|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解釋: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月三日登上忠襄墳,
因此而散步,得到十首絕句。
暖轎行走在春天的盡頭,
擋住籬笆上的春色,不讓人親近。
急忙呼喚青色的遮陽傘小涼轎,
卻又被春光所籠罩,無人能遮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三月三日登上忠襄墳,因此而散步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色和自然元素,表達了對春天的熱切期待和對春光的贊美。詩中的暖轎、籬笆、遮陽傘等形象,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詩人對春光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詩人通過運用對比手法,將春天的美景與人的親近之間形成了一種矛盾和沖突。籬笆上的春色被擋住,不讓人親近,暖轎行走在春天的盡頭,又被春光所籠罩,無人能遮擋。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神秘感和詩意的張力。
詩中的遮陽傘小涼轎和青色的形象,給人一種清新、輕盈的感覺,與春天的氣息相呼應。詩人通過這些形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切期待和對自然美的贊美,給人以愉悅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