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 作者:楊萬里 |
長千橋外即烏衣,今著屠沽賣菜兒。
晉殿吳宮猶碧草,王亭謝館盡黃鸝。
|
|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解釋: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月三日登上忠襄墳,
因此四處游蕩,得到十首絕句。
長千橋外即烏衣,
如今穿著屠夫的衣裳賣菜。
晉殿吳宮依然是碧草,
王亭謝館里盡是黃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景象,詩人在三月三日登上忠襄墳,然后四處游蕩,得到了十首絕句。詩中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主題。詩人通過對長千橋、晉殿吳宮、王亭謝館等地的描寫,展示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景象,通過對具體景物的描寫,傳達了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長千橋外的烏衣、穿著屠夫衣裳賣菜的景象,表達了社會地位的轉變和人生的起伏。晉殿吳宮依然碧草、王亭謝館里盡是黃鸝,展示了古跡的存在和自然的美好,與人事的變遷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起伏。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