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菜 / 作者:蘇軾 |
蔓菁宿根已生葉,韭芽戴土拳如蕨。
爛烝香薺白魚肥,碎點青蒿涼餅滑。
宿酒初消春睡起,細履幽畦掇芳辣。
茵陳甘菊不負渠,繪縷堆盤纖手抹。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鐵甲。
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牙寒更茁。
久拋菘葛猶細事,苦筍江豚那忍說。
明年投劾徑須歸,莫待齒搖并發脫。
|
|
春菜解釋:
《春菜》是宋代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的蔬菜已經長出了嫩葉,韭芽矗立著像蕨類一樣。新鮮的香薺和肥美的白魚,碎點青蒿和滑溜的涼餅。酒醒之后,春天的睡眠被喚醒,細腳走在幽靜的田園,采摘香辣的芳草。茵陳和甘菊交相輝映,美味堆滿盤中,纖手輕輕抹去。北方的嚴寒至今仍未結束,雪地上的冰塊像鐵甲一樣堅硬。怎能與我蜀地豐富的冬蔬相比,霜葉上露水晶瑩,寒冷更促使它們茁壯成長。長久以來,我已放棄了菘葛這些小事,苦竹筍和江豚也無須再提及。明年回到朝廷,必然要提出抗議,不要等到牙齒搖動、發際脫落。
詩詞《春菜》以描繪春天蔬菜的生長和美食的品味為主題,展現了作者對農田美景和豐收的贊美之情。詩中以生動的描寫手法,將蔬菜的生長過程和美味的食物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通過對春天蔬菜的描述,詩人表達了對豐收和富饒的向往,以及對北方嚴寒環境與蜀地冬蔬的對比。作者借此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食的追求,同時也透露出對社會現實和政治權力的不滿和抗議之情。
整首詩詞以描寫春天的蔬菜為線索,通過對食物的描繪,展現了豐收的喜悅和對美食的向往。同時,詩人通過對北方寒冷環境和蜀地冬蔬的對比,抒發了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現實的不滿與思考。這首詩詞在細膩的描寫中蘊含了豐富的詩意,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又折射出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抗議,具有深刻的內涵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