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劉和州戲贈 / 作者:白居易 |
錢唐山水接蘇臺,兩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無爭學得,風情舊有且將來。
雙蛾解珮啼相送,五馬鳴珂笑卻回。
不似劉郎無景行,長拋春恨在天臺。
|
|
酬劉和州戲贈解釋:
《酬劉和州戲贈》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錢唐山水接蘇臺,
兩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無爭學得,
風情舊有且將來。
雙蛾解珮啼相送,
五馬鳴珂笑卻回。
不似劉郎無景行,
長拋春恨在天臺。
詩意:
詩中描述了白居易回贈給劉和州的一首詩。詩人以錢塘山水與蘇臺山水相接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劉和州的贊賞和敬意。白居易自謙才能平平,但在政治事務上不爭名利,專心學習。他認為自己的風情舊有且將來依然如故。詩人以雙蛾解下佩環啼叫相送,五馬鳴響珂珮(古代婦女佩帶的一種裝飾品)笑著返回,與劉和州的行跡相比較,表達了自己對劉和州的羨慕之情。最后,白居易抒發了自己長期拋卻春天的憂愁,將其留在了天臺。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觸表達了白居易對劉和州的敬佩和羨慕之情。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他與劉和州不同的生活態度。白居易自稱愧不才,但強調自己在政事上不爭名利,專心學習,表達了對清廉官員的推崇。他認為自己的風情舊有且將來依然如故,暗示了自己的詩才將繼續流傳。通過描述雙蛾解下佩環啼叫相送、五馬鳴響珂珮笑著返回,與劉和州的行跡相對比,表達了對劉和州才能和成就的贊賞之情。最后,詩人抒發了自己長期拋卻春天的憂愁,將其留在了天臺,表現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自然的向往。
整首詩詞簡潔明快,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手法,展示了詩人對劉和州的景仰之情,同時也透露出自嘲和對世俗紛擾的隱憂。這首詩詞既表達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又折射出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