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發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 / 作者:楊萬里 |
遙松煙未銷,近竹露猶滴。
石峰矜孤銳,喜以江自隔。
清潭涵曦紫,碧岫過云白。
回瞻宿處堤,路轉不可覓。
|
|
明發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解釋: 《明發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遙松煙未銷,近竹露猶滴。
遠處的松樹煙霧未散,近處的竹子上還掛著露珠。
石峰矜孤銳,喜以江自隔。
石峰高聳,顯得孤傲而銳利,喜歡以江水將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
清潭涵曦紫,碧岫過云白。
清潭中倒映著晨曦的紫色,碧色的山嶺在白云中若隱若現。
回瞻宿處堤,路轉不可覓。
回頭望去,宿處的堤岸已經看不見了,道路轉彎處也無法尋找到。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詩人對于山水之美的贊美和對于寧靜、隱逸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松樹、竹子、石峰、清潭和山嶺等元素,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靜謐之美。詩人以江水將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表達了對于寧靜、獨立的追求。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迷失了方向,無法找到回去的路,暗示了詩人對于歸隱山水的向往和對于現實生活的迷茫。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意境也展示了宋代山水詩的特點,體現了楊萬里的獨特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