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太恭人董氏挽詞五首 / 作者:楊萬里 |
漂縣初棲鳳,金陵復木牛。
重來喜城郭,一夕閟山丘。
終始非無數,東西豈自由。
銘旌二千里,處處哭歸舟。
|
|
故太恭人董氏挽詞五首解釋: 《故太恭人董氏挽詞五首》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漂縣初棲鳳,
金陵復木牛。
重來喜城郭,
一夕閟山丘。
終始非無數,
東西豈自由。
銘旌二千里,
處處哭歸舟。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萬里寫給已故的太恭人董氏的挽詞。詩中表達了對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已故太恭人董氏的深深思念之情。詩的開頭兩句“漂縣初棲鳳,金陵復木牛”描繪了董氏的出生地漂縣和她曾經居住過的金陵(即南京),以及她的名字“董氏”。這兩句詩意深遠,通過鳳和木牛這兩個象征性的形象,表達了董氏的高貴和與眾不同。
接下來的兩句“重來喜城郭,一夕閟山丘”表達了作者對董氏重生的希望和對她在來世能夠幸福的祝愿。詩中的“喜城郭”和“閟山丘”都是隱喻,喜城郭指的是人世間的歡樂和繁華,而閟山丘則指的是來世的安寧和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終始非無數,東西豈自由”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的思考。詩中的“終始非無數”意味著生死輪回的無窮無盡,而“東西豈自由”則表達了人生的局限和無法自主選擇的命運。
最后兩句“銘旌二千里,處處哭歸舟”表達了作者對董氏的深深懷念之情。詩中的“銘旌二千里”指的是追悼董氏的人們遍布千里,而“處處哭歸舟”則表達了人們對董氏的哀悼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已故太恭人董氏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