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雨 / 作者:楊萬里 |
云興惠山頂,雨放太湖腳。
初愁望中遠,忽在頭上落。
白羽障烏巾,衣袖已沾渥。
歸來看檐溜,如瀉萬仞岳。
霆裂大瑤甕,電縈濕銀索。
須臾水平階,花塢失半角。
定知秧疇滿,想見田父樂。
向來春夏交,旱氣亦太虐。
山川已遍走,云物竟索寞。
雙鬢愁得白,兩膝拜將剝。
早知有今雨,老懷枉作惡。
|
|
望雨解釋: 《望雨》是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興惠山頂,雨放太湖腳。
初愁望中遠,忽在頭上落。
白羽障烏巾,衣袖已沾渥。
歸來看檐溜,如瀉萬仞岳。
霆裂大瑤甕,電縈濕銀索。
須臾水平階,花塢失半角。
定知秧疇滿,想見田父樂。
向來春夏交,旱氣亦太虐。
山川已遍走,云物竟索寞。
雙鬢愁得白,兩膝拜將剝。
早知有今雨,老懷枉作惡。
中文譯文:
云在惠山頂上升起,雨從太湖腳下降落。
初時憂愁望著遠方,突然雨滴落在頭上。
白色羽毛遮擋黑烏巾,衣袖已經沾濕。
回到家中看檐溜,如同萬仞高山上的瀑布。
雷聲裂開巨大的玉甕,閃電纏繞濕潤的銀索。
片刻之間水平的臺階上,花塢失去了一部分的角落。
我明白稻田已經長滿了秧苗,想象著農夫的快樂。
往常春夏交替之時,旱氣也太殘酷。
山川已經走遍了,云物卻顯得孤寂。
雙鬢因憂愁而變白,兩膝已經磨破。
早知道會有這場雨,年老的心情就不會做惡。
詩意和賞析:
《望雨》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雨的期盼和對旱情的憂慮。詩中通過描寫云起、雨落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雨水的渴望和對旱情的擔憂。詩中的意象生動,如雨滴落在頭上、雷聲裂開玉甕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農田的關注,表達了作者對農夫豐收的期盼和對旱災的痛心。
詩中的意象和描寫技巧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焦慮和無奈。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作者抒發了自己對旱情的擔憂和對雨水的渴望,同時也反思了自己年老之后的行為。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對雨水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反思。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雨水的渴望和對旱情的憂慮,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己行為的反思。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