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陂子逕五十余里,喬木蔽天,遣悶七絕句 / 作者:楊萬里 |
林中亭午始微明,楓倒杉傾滿路橫。
黃葉青苔深一丈,先生卻愛此中行。
|
|
過陂子逕五十余里,喬木蔽天,遣悶七絕句解釋: 《過陂子逕五十余里,喬木蔽天,遣悶七絕句》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穿越陂子逕這條長達五十余里的小路,路旁高大的喬木遮天蔽日,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然而,盡管如此,作者仍然喜歡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行走。
中文譯文:
林中亭午始微明,
楓倒杉傾滿路橫。
黃葉青苔深一丈,
先生卻愛此中行。
詩意: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詩中的林中亭午微明,意味著午后的陽光透過樹林的縫隙,微弱地照射下來。楓樹倒下,杉樹傾斜,路上滿是倒下的樹木,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黃葉和青苔覆蓋了地面,深達一丈,顯示了這個地方的荒涼和寂靜。然而,盡管這里的景象給人一種沉悶的感覺,作者卻喜歡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行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寂靜而凄涼的景象,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作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行走,可能是為了尋找一種寧靜和獨處的感覺,或者是為了逃避塵世的喧囂。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準確,給人一種清晰的畫面感。整首詩以簡練的七絕形式呈現(xiàn),節(jié)奏流暢,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寧靜和獨處的向往,以及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這首詩展示了楊萬里獨特的寫作風(fēng)格和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