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 / 作者:蘇軾 |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報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風招我老,玉堂花蕊為誰春。
纖纖翠蔓詩催發,皎皎霜葩發斗新。
只有來禽青李帖,他年留與學書人。
|
|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解釋: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山桃李半荒榛,
粗報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風招我老,
玉堂花蕊為誰春。
纖纖翠蔓詩催發,
皎皎霜葩發斗新。
只有來禽青李帖,
他年留與學書人。
譯文:
故鄉的桃樹李樹已經長滿了雜草和野榛,我愿以粗糙的身軀來報答君主的恩德。
夏日里涼爽的風招呼著我老去,玉堂中的花蕊是為了誰而開放的春天。
纖細的綠藤催促著詩意的萌發,潔白的霜花在斗牛星的照耀下綻放。唯有來自禽鳥的青李帖,將來年留給學習書法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蘇軾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自己人生的思考。詩人看到故鄉的桃樹李樹已經長滿了雜草和野榛,感嘆著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更迭。他愿意以自己的粗糙身軀來回報君主的恩德,表達了對君主的忠誠和報恩的決心。
在夏日里,涼爽的風招呼著他老去,玉堂中的花蕊開放,但詩人思考著這美好的春天花蕊是為了誰而綻放,映射出他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藝術的追求。纖細的綠藤象征著詩意,催促著他的創作,而潔白的霜花在斗牛星的照耀下綻放,展示了詩人的才華。他認為只有來自禽鳥的青李帖(指李白的詩作),才能留給將來學習書法的人,表達了他對李白詩才的推崇和對傳承文化的重視。
整首詩詞通過對故鄉景物、個人情感和藝術追求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它既具有感傷和懷舊的情感,又融入了對藝術和文化傳承的思索,展示了蘇軾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