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張欽夫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工瑟曾緣利,鳴琴豈負子。
發(fā)於貧里白,詩亦病來疏。
知已俱霄漢,孤蹤且簿書。
三年知免矣,一飽會歸歟。
|
|
寄張欽夫二首解釋: 《寄張欽夫二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寄給張欽夫的兩首詩
工瑟曾因利而制作,鳴琴怎能辜負你。
我在貧窮之中寫下了這首白詩,也因病而顯得疏離。
我們都明白彼此的心意,但我孤獨地蹤跡難尋,只能埋頭苦讀書籍。
三年過去了,我已經(jīng)知道如何免除困境,何不一飽眼福,再相聚呢?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萬里寄給朋友張欽夫的,表達了他在貧窮和疾病中的心境。詩人提到自己曾經(jīng)制作過工瑟(一種古代樂器),而張欽夫則擅長彈奏琴。詩人感慨地說,自己寫下了這首簡樸的白詩,但因為疾病的緣故,與朋友之間的聯(lián)系變得疏離。盡管如此,詩人仍然相信他們彼此了解對方的心意。詩人孤獨地度過日子,只能埋頭苦讀書籍。然而,三年過去了,詩人已經(jīng)找到了擺脫困境的方法,他希望能夠一飽眼福,再次與朋友相聚。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和對友誼的思念。詩人通過對自己的境遇的描繪,展現(xiàn)了他在貧窮和疾病中的堅韌和樂觀。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重逢的期盼,使整首詩充滿了溫情和感人之處。詩人通過對琴和書籍的提及,表達了他對藝術和知識的追求,以及通過這些追求來克服困境的決心。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淡泊名利、堅持追求的精神,同時也傳遞了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