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日假滿 / 作者:白居易 |
心中久有歸田計,身上都無濟世才。
長告初從百日滿,故鄉元約一年回。
馬辭轅下頭高舉,鶴出籠中翅大開。
但拂衣行莫回顧,的無官職趁人來。
|
|
百日假滿解釋:
《百日假滿》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心中久有歸田計,
身上都無濟世才。
長告初從百日滿,
故鄉元約一年回。
馬辭轅下頭高舉,
鶴出籠中翅大開。
但拂衣行莫回顧,
的無官職趁人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白居易對于歸田生活的渴望和對自身才能的自省。詩中描述了作者告別朝廷一百天后,終于回到故鄉的場景。詩人用比喻的手法,將自己離開朝廷比作馬離開車轅,將重返故鄉比作鶴從籠中展翅高飛。最后,作者呼吁自己不要回頭看,不要留戀官職,而是要抓住機會,趁人未至之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賞析:
《百日假滿》這首詩詞是白居易表達自己離開朝廷,返回故鄉田園生活的心情和愿望。詩中的"百日"指的是離開朝廷的期限,"歸田計"表示對歸田生活的思念和希望。作者在詩中坦誠地表示自己并沒有什么才能可以為世界做出貢獻,這種自省反映了他對自身能力和成就的審視。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從朝廷歸鄉的情景。作者以馬辭車轅、鶴出籠中的比喻來形容自己離開朝廷、重返故鄉的喜悅和自由。這種比喻使詩詞更具有形象感和情感共鳴。
最后兩句"但拂衣行莫回顧,的無官職趁人來"是詩人對自己的忠告。他告誡自己不要回頭看,不要留戀過去的官職,而是要抓住時機,趁著沒有競爭者的時候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這種呼吁體現了白居易對于淡泊名利、追求內心自由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離開朝廷、歸鄉田園的描寫,表達了白居易對于田園生活和內心自由的向往,以及對于名利功成的冷靜思考和追求。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文人士大夫內心的掙扎和選擇,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