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嶺題云封寺四首 / 作者:楊萬里 |
行者南來今幾春,一回舉似一回新。
缽盂奪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
|
|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嶺題云封寺四首解釋: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嶺題云封寺四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行者南來今幾春,
一回舉似一回新。
缽盂奪得知何用?
不怕梅花解笑人。
詩意:
這位行者南來已經過了幾個春天,
每一次回來都像是一次全新的經歷。
他奪得的缽盂有何用途?
他并不害怕梅花的嘲笑。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行者南來的場景,表達了行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態度。詩中的“行者”指的是一個行走在山野間的僧人或游方修行者。詩人通過描述行者南來的次數,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經歷的積累。每一次回來,行者都能帶來新的感悟和體驗,使得他的旅途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詩中提到的“缽盂”是行者所持有的一種用于乞討的容器,它象征著行者的清貧和苦行的生活方式。詩人問道:“缽盂奪得知何用?”這句話暗示了行者的修行目的和意義,以及行者在世俗中的角色和價值。
最后兩句“不怕梅花解笑人”,表達了行者的堅定和豁達。梅花是冬季開放的花朵,而行者南來的時間是在二月十九日,正值寒冷的季節。梅花嘲笑行者,可以理解為世俗對行者苦行生活的不理解和嘲笑。然而,行者并不在乎這些嘲笑,他堅定地走自己的道路,不受外界的干擾和誘惑。
整首詩詞通過對行者南來的描繪,表達了行者的堅持和追求,以及對世俗的超越和豁達。它展示了詩人對于修行者生活態度的贊美和敬佩,同時也反映了詩人自身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和追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