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淮陰縣題韓信廟,前用唐律,後用進退格 / 作者:楊萬里 |
來時月黑過淮陰,歸路天花舞故城。
一劍光寒千古淚,三家市出萬人英。
少年跨下安無忤,老父北邊愕不平。
人物若非觀歲暮,淮陰何必減宣成。
|
|
過淮陰縣題韓信廟,前用唐律,後用進退格解釋: 《過淮陰縣題韓信廟,前用唐律,后用進退格》是楊萬里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來時月黑過淮陰,
歸路天花舞故城。
一劍光寒千古淚,
三家市出萬人英。
少年跨下安無忤,
老父北邊愕不平。
人物若非觀歲暮,
淮陰何必減宣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楊萬里游歷淮陰縣時的情景,以及他對歷史人物韓信的景仰之情。詩中通過描寫月黑的夜晚來到淮陰縣,以及回程時看到的繁華景象,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詩人通過對少年和老父的對比,表達了對年輕一代的希望和對社會變遷的不滿。最后,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如果人們不關注歷史的變遷,那么淮陰縣又如何能夠保持宣成的繁榮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淮陰縣的景色和歷史人物的形象,通過對比和反問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社會現狀的關注。詩中運用了唐律和進退格的手法,使得詩詞的結構緊湊有力,節奏感強烈。詩人通過對少年和老父的描寫,展現了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對社會變遷的態度和情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思考,又反映了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