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定林寺即荊公讀書處四首 / 作者:楊萬里 |
半破僧庵半補籬,舊題無復壁間詩。
秪余手植雙桐在,此外仍兼洗硯池。
|
|
游定林寺即荊公讀書處四首解釋: 《游定林寺即荊公讀書處四首》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楊萬里游覽定林寺的場景,并表達了他對荊公讀書處的景致的贊美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半破僧庵半補籬,
舊題無復壁間詩。
秪余手植雙桐在,
此外仍兼洗硯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楊萬里游覽定林寺為背景,描繪了他所見所感。詩的開頭寫道:“半破僧庵半補籬”,形容了寺廟的破舊景象,墻壁半倒,籬笆半修。這種景象反映了歲月的流轉和寺廟的衰敗,也暗示了人事的無常和世事的變遷。
接著,詩人提到:“舊題無復壁間詩”,指出過去的壁間詩已經不再存在。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文人墨客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過去的壁間詩可能是前人留下的詩句,現在已經消失了,這也暗示了時間的無情和人事的更迭。
然而,詩人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秪余手植雙桐在,此外仍兼洗硯池。”詩人說自己親手種下了兩棵桐樹,并且還有一個洗硯池。這里的“余”指的是楊萬里自己,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種下了桐樹和洗硯池,為這個地方增添了美麗和生機。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定林寺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盡管歲月流轉,壁間詩已經不再存在,但詩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種下了桐樹和洗硯池,為這個地方注入了新的生機和美麗。這首詩詞展示了楊萬里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敏感和熱愛,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