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食大原生蒲萄,時十二月二日 / 作者:楊萬里 |
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乾。
淮北蒲萄十月熟,縱可作羓也無囪。
老夫臘里來都梁,飣坐那得馬乳香。
分明猶帶龍須在,徑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絳餳,甘露凍作紫水精。
隆冬壓架無人摘,雪打水封不曾拆。
風吹日炙不曾臘,玉盤一朵直萬錢。
與渠傾蓋真忘年,君不見道逢麴車口流涎。
|
|
初食大原生蒲萄,時十二月二日解釋: 《初食大原生蒲萄,時十二月二日》是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葡萄的生長和不同季節的特點,以及作者對葡萄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初次品嘗大原生葡萄,時間是十二月二日。
淮南的葡萄在八月酸澀,只能生吃不能晾干。
淮北的葡萄在十月成熟,即使做成葡萄干也無法保存。
老夫從臘月來到都梁,坐下來享用卻沒有馬乳香。
葡萄上明顯還帶著龍須,每顆葡萄肥大十倍。
太原的葡萄經過青霜熬制成絳餳,凍結的甘露變成了紫色的水精。
嚴冬壓垂的葡萄架上無人采摘,雪覆蓋著水面不曾打開。
風吹日曬也不能使其腐爛,一顆葡萄就價值萬錢。
與那人分享,真是忘卻了歲月的差距,難道你沒有看到,路上遇到葡萄車口都會流口水嗎?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葡萄的生長過程和不同季節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葡萄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描寫,將葡萄的酸澀、肥美和珍貴與作者的情感相結合,展現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美食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通過葡萄的比喻,表達了對忘卻歲月差距的渴望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整首詩意蘊含深厚,賞析時可以欣賞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