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丁家洲避風(fēng)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 作者:楊萬里 |
蘆揮塵尾話清秋,柳弄腰支舞綠洲。
引得江風(fēng)顛入骨,戲拋波浪過於樓。
十程擬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
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
|
|
從丁家洲避風(fēng)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解釋: 《從丁家洲避風(fēng)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蘆揮塵尾話清秋,
柳弄腰支舞綠洲。
引得江風(fēng)顛入骨,
戲拋波浪過於樓。
十程擬作一程快,
一日翻成十日留。
未到大江愁未到,
大江到了更添愁。
中文譯文:
蘆葦搖動塵埃,述說著清秋的故事,
垂柳搖曳著腰肢,猶如在綠洲上跳舞。
江風(fēng)吹拂入骨,引起心中的顛簸,
波浪嬉戲,拍打著樓閣。
原本計劃十程路程,希望一程能快速走完,
但一天過去了,卻只走了一程。
未到達大江,心中充滿了憂愁,
而一旦到達大江,憂愁更加加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從丁家洲避風(fēng)行小港,到出荻港大江的旅途。詩人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蘆葦和垂柳的動態(tài),表達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江風(fēng)吹拂入骨,波浪拍打樓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詩中的"十程擬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期望和現(xiàn)實的對比。詩人原本希望旅途能夠快速完成,但實際上卻進展緩慢,時間過得很慢。這種對時間流逝的感受,增加了詩中的憂愁情緒。
最后兩句"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表達了詩人對即將到達大江的憂愁。詩人在旅途中期待著到達大江,但同時也擔(dān)心大江帶來的更多困難和挑戰(zhàn)。這種情感的轉(zhuǎn)變,使詩詞更加豐富和深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心情變化,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期待、對時間流逝的感受以及對未知未來的憂愁。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旅途的艱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