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與韋左丞同入南省,因敘舊以贈之 / 作者:白居易 |
早年同遇陶鈞主,利鈍精粗共在熔。
金劍淬來長透匣,鉛刀磨盡不成鋒。
差肩北省慚非據,接武南宮幸再容。
跛鱉雖遲騏驥疾,何妨中路亦相逢。
|
|
喜與韋左丞同入南省,因敘舊以贈之解釋:
這首詩詞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喜與韋左丞同入南省,因敘舊以贈之》。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喜與韋左丞同入南省,因敘舊以贈之
早年同遇陶鈞主,利鈍精粗共在熔。
金劍淬來長透匣,鉛刀磨盡不成鋒。
差肩北省慚非據,接武南宮幸再容。
跛鱉雖遲騏驥疾,何妨中路亦相逢。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他的朋友韋左丞的贈詩。詩中表達了作者與韋左丞在南省相會的喜悅,并以此為契機,回憶起早年與陶鈞主相識的情景。詩人通過比喻自己和韋左丞的經歷,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人生經歷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抒情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對與友人重逢的喜悅之情,并借此回憶起與陶鈞主早年相識的經歷。詩人通過金劍和鉛刀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和韋左丞早年的不同命運和經歷。金劍淬煉后變得鋒利透徹,而鉛刀則磨盡卻無法成為鋒利的武器。這里金劍和鉛刀分別象征著優秀的才華與平凡的智力。作者認為自己和韋左丞雖然才華不及陶鈞主,但在經歷的磨礪中也有所成長。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在北省的職位不如韋左丞在南宮的慚愧之情,但仍然感到欣慰,因為在中途相遇,象征著他們的友誼能夠再次延續。最后兩句詩以跛鱉和騏驥的比喻,表達了即使跛鱉行進緩慢,而騏驥卻快速奔馳,但在中途相遇也是一種幸運。這里跛鱉和騏驥象征著不同的才華和能力,而中途相遇則寓意著在人生的旅途中,即使能力差異懸殊,也可能會再次相遇并共同進步。
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比喻和對比,展示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人生經歷的思考。作者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