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俞漕子清大卿赴召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帝求耆舊憶吾公,紫詔斜行下碧穹。
勵操蘭薰仍雪瑩,作民冬日與春風。
便登鳳閣鸞臺上,小試雞翹豹尾中。
十載江湖訪民瘼,一時傾倒沃天聰。
|
|
送俞漕子清大卿赴召二首解釋: 《送俞漕子清大卿赴召二首》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帝求耆舊憶吾公,
紫詔斜行下碧穹。
勵操蘭薰仍雪瑩,
作民冬日與春風。
便登鳳閣鸞臺上,
小試雞翹豹尾中。
十載江湖訪民瘼,
一時傾倒沃天聰。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萬里送俞漕子清大卿赴召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俞漕子清大卿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過去十年在江湖中追求民瘼(民生疾苦)的經歷的思考和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敘事的方式展現了楊萬里對俞漕子清大卿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首先,詩人提到了皇帝向俞漕子清大卿征召的情景,形容皇帝的詔書如紫色的云彩斜行于碧藍的天空之下,顯示了俞漕子清大卿的重要性和受到皇帝的賞識。
接著,詩人用蘭花的香氣和雪的潔白來比喻俞漕子清大卿的品德高尚和清廉,表達了對他的贊美。詩人還將俞漕子清大卿的行為比作冬日的陽光和春風,意味著他的行動能給人們帶來溫暖和希望。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了自己過去十年在江湖中追求民瘼的經歷。他登上鳳閣和鸞臺,小試自己的才華,比喻自己在江湖中的歷練和成長。然而,他也感嘆自己在這十年中所見到的社會問題和民生困境,表達了對社會現狀的擔憂和對民生問題的關注。
整首詩詞通過對俞漕子清大卿和自己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品德高尚和為民眾著想的人的贊美和敬佩,同時也表達了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對未來的期許。 |
|